數位圖書館與機構典藏的差異
DL:許多不同使用者(包含機構),一般大眾
IR:使用社群較,提供較特定社群的服務
在Lynch機構典藏調查研究中,有項受歡迎的服務-ETD博碩士電子論文服務。
Lawrence's reports指出,線上文章引用次數是非線上文章引用數的4.5倍,隨著網路發展愈成熟,網路上的數位全文論文的影響力(被引用次數)愈來愈顯著 。
機構典藏的內容不足,內容缺乏,學科內容比率不均,應制定文章典藏的流程、原則,對IR才有幫助。 Wollongong University研究指出,將學術產出的文獻上傳至IR,通常在24-48小時內可被檢索點閱、瀏覽,95%是被所google search engine搜尋到 。調查指出, IR與學術傳播--無相關。多了解使用者文化,有助機構典藏IR的發展與宣傳。 ex:找有名的、退休教職員或使用過IR的教職員、建構IR架構的教職員,來推廣分享,或以同理心與使用者對話與宣傳 。 為何教職員參與度低、沒興趣?因為教職員不認為IR對於他們學術努力有價值,IR只是儲存的地方,看不到知識流通的價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